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五冶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朱永繁積極履職,為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引起了主流媒體的高度關注。
3月9日,《人民日報》在全國兩會特刊“兩會好聲音”欄目摘要刊發了朱永繁代表關于加快推進社會信用立法的建議。
3月7日,《四川日報》全國兩會特刊報道了朱永繁代表關于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助力四川打造建筑產業新優勢的建議。
現對報道進行轉發。
兩會好聲音
朱永繁代表
(中國五冶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推進社會信用立法是完善社會信用制度的重要內容。近年來,社會信用相關法律法規建設不斷完善。建議進一步加快立法進程,切實推動信用信息規范管理、信用監管有的放矢、信用獎懲依法有度。
全國人大代表朱永繁:
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打造建筑產業新優勢
建筑業是四川省的重要支柱產業。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五冶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朱永繁看來,建筑業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隨著勞動年齡人口下降,過去粗放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行業步入向工業化、綠色化、智能化轉型升級關鍵期。
“搶抓建筑業變革機遇,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以新技術、新要素、新動能打造產業新優勢,推動四川由建筑大省向建筑強省轉變。”為此,朱永繁提出3點建議——
深化科技協同創新。以人工智能、BIM、物聯網、新材料等技術為牽引,引導支持建筑業與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我省優勢產業深度融合,加快推進智能建造技術、工藝、設備及相應軟件系統研發應用,驅動我省建筑業生產方式根本性變革,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形成。
堅持綠色發展。探索適合四川省情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標準和控制體系,重點圍繞綠色建材、綠色建造、綠色建筑三大環節開展技術創新和試點推廣,打造更多綠色工地和零碳、近零碳建筑,為推動我省建筑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添動力。
聚焦建圈強鏈。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大力培育與建筑業發展趨勢相適應的產業生態圈,構建新型建筑生產關系,特別要注重培養本土“鏈主型”龍頭企業,輻射帶動我省建筑產業鏈供應鏈循環暢通,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
“中國五冶集團將堅持創新驅動,在培育新質生產力方面先行先試,創新創造,為我省打造建筑產業新優勢貢獻力量。”朱永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