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五冶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朱永繁接受多家權威主流媒體專訪,積極履職建言獻策,實事求是講述五冶高質量發展情況。3月8日,《中國企業報》頭版以《加快提升核心競爭力 鍛造建筑行業領軍企業》為題刊發對朱永繁代表的專訪報道,現對報道進行全文轉發。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五冶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朱永繁:
加快提升核心競爭力
鍛造建筑行業領軍企業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國務院國資委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明確2024年要繼續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著力提高中央企業創新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為進一步增強國有企業核心功能和核心競爭力指明了路徑。在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五冶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朱永繁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五冶集團高度重視核心競爭力建設工作,目前正以提高企業創新和價值創造能力為抓手,加快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鍛造建筑行業領軍企業。
建筑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產值規模大,企業主體數量多,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大,但也存在增長模式粗放、同質化競爭激烈等現象。朱永繁認為,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從簡單追求規模向追求規模與質量并重轉變,建筑行業快速擴張的時代已經過去,轉而進入低增長或存量競爭時代,分化與淘汰將成為新的“主旋律”。“對建筑央企而言,提升核心競爭力不僅是落實國務院國資委安排部署,鍛造世界一流企業的需要,更是在非景氣周期中逆勢而上,贏在未來的現實需求,刻不容緩,迫在眉睫。”朱永繁表示。
朱永繁介紹,為了構建與新市場格局相匹配的核心競爭力,中國五冶集團在“十四五”初期便確定了以高質量發展鑄就全產業鏈頂級服務商的奮斗目標,從經營成果、科技創新、產品結構、黨的建設等十個方面,明確了頂級服務商的具體標準、實現路徑和實施舉措,國務院國資委強調的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正是其中的核心和靈魂。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第一推動力,尤其是科技創新能力對建筑企業極其重要,它不僅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更是企業品牌和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是最核心的競爭力。”朱永繁介紹,近年來,中國五冶集團把提高企業創新能力作為重中之重,堅定不移走科技強企之路,依托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等高端平臺,聚焦建筑行業向工業化、綠色化、智能化變革轉型,不斷完善創新體系,持續加大科技投入,圍繞行業前沿和工程實際加強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形成了4275項國家專利、工法、標準等科技成果和146項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
同時,中國五冶集團還積極發揮產業鏈“鏈長”帶動作用,投資建設了現代化智能化建筑科技產業園,打造全自動無人化鋼結構智能生產線,全新的五冶科技中心大廈也將在今年上半年投用。“我們將以這些新載體、新平臺為依托,協同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聯合開展智慧綠色建造技術攻關、標準體系制定和示范工程建設等重點任務,構建面向未來的建筑產業生態圈和建筑科技創新高地。”
高價值創造能力是企業經營的重要目標,在朱永繁看來,企業的價值創造能力體現在多個方面,既包含創造良好效益,提高資產保值增值率,同時更應該注重為客戶和社會創造價值,提升認可度、美譽度,貢獻正能量,增進綜合效益,二者是相輔相成,相互賦能的,就建筑業而言,關鍵在于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完美的服務。為此,中國五冶集團堅持以服務客戶為己任,以客戶滿意為宗旨,持續精進技術、管理、資信實力,著力培育從規劃咨詢、投融資、勘察設計、施工建設到運營管理的建筑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服務能力,以嚴苛態度、超高標準鑄就了一大批又好又快又省的精品力作,得到了廣大客戶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贊譽,伴隨著企業品牌、社會影響、形象聲譽的大幅提升,公司價值創造能力顯著增強。
“我們不會懈怠,2024年還將繼續奔跑和拼搏。”談起下一步舉措,朱永繁表示,打造核心競爭力是一項長期系統性工程,需要久久為功。中國五冶集團將繼續堅持創新和價值創造“雙輪驅動”,培育新質生產力,持續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以高質量發展鑄就全產業鏈頂級服務商。